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12)
- Aug 11 Sat 2012 21:02
詩99、腓利門書、希伯來書1-2章
- Jan 18 Wed 2012 18:50
101/1/12期末尾牙聚餐照片
- Jan 05 Thu 2012 22:34
重新啟用部落格及01/05/12聖經速讀提問
- Oct 10 Mon 2011 14:03
這是信仰嗎?..
騎著滑板車的兔子:
最近我有一個很大的困惱
就是我們為了什麼而信仰?
最初我為了平安與重整自己的人生的次序選擇了信仰
因為我的內心過得很纹亂不知道生命的價值是什麼?
每天看來平順無奇但是內心卻很苦說不清楚的苦和解決不了的問號????
我最困惑是我的好朋友或者該說是我好朋友的朋友...
唸書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我們曾在一起
- Aug 24 Wed 2011 12:46
上課鐘聲響了!
親愛的姐妹們隨著夏日涼菜的熱烈討論, 開學的聚會很真實的又將重新啟動. 不知道經過一個暑假與孩子的耳鬢廝磨, 你是否更加感謝神所增添給妳的產業, 抑或覺得需要舒一口氣, 或者期待重享層級相同的戰友再次切磋以長謀略. 神等候我們, 樂意使我們重新得力, 祂更加喜悅眾人奉祂名一同的聚集. 九月一日8:30am在嘉純家開始本學期第一次聚會, 會後有歡迎淑君彩虹小組的輕食聚餐,請大家預留整個早上時間; 本學期十二籃小組聚會時間除有特殊狀況, 將維持與以往相同時間, 即周四8:30-10:30am. 本次(9/1)第一時段聚會, 除讀經外(各位當日將會領到九月號活潑的生命), 請各位預備三分鐘以內的暑期感恩或代禱分享. 本學期因苗牧師將著手論文的最後部分, 無法再到梅竹為我們開成主, 而教會的秋季成主課程即將開課,以下為課程內容, 請排除萬難勉力選課,因為多一分認識真理, 就多一分能力可以活出神造我們在地上的美好樣式 : 1. 清泉課程(週日及周三各一班) 2. 新約綜覽(週日) 3. 教會歷史(週日) 4. 使徒行傳(週日) |
- Aug 11 Thu 2011 12:04
想念
暑假確已翩然奏到尾聲
目前仍是一早醒來一家七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想破腦袋吃甚麼好
以下姐妹們的說說唱唱令人著實想念學期間彼此的親愛
真是期待大家一起共讀共唱一同禱告的時光
謝謝大家在禱告中的記念
子慕以塞入門縫(大器的形容)的形式進入竹中
我們非常感恩神為他開的門
- Aug 10 Wed 2011 22:44
轟中的思念
小銘說:
很久沒看到你們,真的會想念....因為週末幾乎回台北,也未能在教會中碰到你們.....
- Jul 29 Fri 2011 01:31
一首在婚禮唱出的詩歌
在一個身心都感到很疲倦的晚上打開電視,在一堆災難新聞和狗血連續劇的跳台之後看到公視新播製的紀錄片「司馬庫斯」。關於這個部落集體面對生存與文化延續而發展共同社區營造的故事。有溫馨感人的、也有族人間衝突困惑的時候,很真實。
其中一段是部落中有青年要結婚了。這個年輕人的父母雙亡,他是在部落共同照顧下長大的孩子。他的婚禮日期是大家討論出最方便(來部落的客人最少)的一天而決定的,非常實際。新娘來自越南,片中旁白說她嫁來台灣的心願是「能脫離貧窮的苦日子」。婚禮在教會舉行,這群人有共同的信仰,片中淺淺著墨信仰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,非常動人。婚禮的過程片段包括婚姻誓詞與獻詩。獻詩群自然由族人組成,他們唱出:
讓苦難,成為轉機 因為愛使我們合一
有人說苦難是和上帝的秘密
有人說最美的愛情是奉獻自己
有人說願意失去青春守一輩子
這都是因為愛的緣故
- Jul 19 Tue 2011 10:16
兒子的一元菜單
兒子的一元菜單 |
» |
作者 李世宗 2011.07.17
世上有五分之一人口,大約十一億人,每天生活費少於一美元,烏干達(Uganda)就是其中一國。小兒加恩的教會青少年組,認養烏國兩兒童。每年固定舉辦才藝秀,為兩兒童一年生活費募款,加恩也參與。
生活費少於一元的滋味
為瞭解活動本質,他向妻提出要求:「我要知道每天生活費少於一元是什麼情形。所以,此後七天請讓我每天吃的食物總值一元。節食期間,我將為此活動禱告,求神托住每位參與者,並在屬靈上成長。」加恩十七歲,正值成長期,食量頗大。物價高漲,一元能買到的食物,份量哪夠他餬口?這是個難題。妻考慮多種方案後,決定一次以七元買菜,種類、份量較多,做成七天份食物。加恩一向飯來張口,從來不知米價,為讓加恩深切體認物價,妻帶他去超市,讓他自己選擇、採購。他才發現用七元要買七天菜很難。肉類買不起,豆子既便宜又以蛋白質為主,便成主菜。糙米取代白米,馬鈴薯份量多,紅蘿蔔色澤佳,也買很多。加恩是肉食者,這七天只能變成素食者了。
第一天晚餐,加恩習慣吃飯喝果汁,仍倒杯果汁,正要喝,被大兒時恩阻止:「喝什麼果汁?這杯已值一元了!你只能喝水!」
- Jul 06 Wed 2011 20:32
舊照數張
- Jul 04 Mon 2011 14:19
幸運來自你的態度
一九三一年十月的一個雨天,十二歲的威爾森(John Wilson) 到絲卡撥羅高中上化學課。她踏進教室的時候,並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全面改觀。當天課堂實驗是敲擊盛水的容器,然後觀察撞擊力造成氧氣泡泡往上升。不論是這個學校,或全世界各地的學校,長久以來都讓學生做這項實驗。然而,老師這天發給威爾森加熱的容器卻跟其他人拿到的不一樣。不知為何,這個容器裝的不是水,而是揮發性更高的物質,後來才知道是實驗室助理不小心貼錯了標籤。威爾森把容器放在本生燈上加熱,容器便爆炸了。玻璃碎片炸開來,炸燬部分教室設備,利刃般的碎片也立刻射向學生,造成數名學生受傷流血。威爾森因此雙眼失明了。
他住院兩個月。回家之後,父母努力想要面對從天而降的災難,但威爾森並沒有把這次的意外看成災難。他接受倫敦的時代雜誌訪問時說:「我甚至不覺得悲慘。」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人生,可不打算因此虛擲生命。他很快學會點字法,進入校譽卓著的烏斯特盲人學院繼續學業。他在校中不僅課業優異,也變成划船、游泳戲劇表演、音樂、朗誦的高手。
從烏斯特畢業之後,威爾森前往牛津攻讀法律。在一個缺乏盲人保護設施的環境裡,他必須適應繁忙的校園,以及附近的街道。但他並不仰賴柺杖,而是他敏銳的聽覺,以及他自稱為「障礙覺」的感覺,藉此躲避危險。他拿到牛津的法律學位,開始為「國家盲人協會工作」,但他真正的天職卻還在未來等著他。一九六四年,威爾森前往英國在非洲與中東的一些屬地,發現這些地方的盲疾非常普遍,但不是像他因為意外而失明,這些導致失明的疾病,其實可以透過適當的醫療措施加以預防。對威爾森而言,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命運,卻無法放任輕易就能預防的情況不斷惡化下去,因此決定採取行動。
威爾森返國後遞交的報告,催生了「大英帝國盲人協會」,也就是現在的「救盲協會」的誕生。威爾森擔任協會主席達三十年之久,在任期內締造許多事蹟。
這份工作讓他每年奔波五萬五千哩以上的距離,他認為這是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,因此堅持自己必須親臨服務範圍所及的各地。例如,一九五○年,他曾與妻子一同住在迦納的土屋裡,為的是該國境內百分之十的人口因疾病導致失明,使的迦納被稱為「盲人國」。這種因為蟲咬而引發的疾病,一般稱為「河盲症」。威爾森帶領工作團隊推動預防計畫,讓河盲症肆虐的七個非洲國家的孩童都接受藥物「邁克替占」的治療,從而獲得根治。到了一九六○年代初期,河盲症疫情已能有效控制。如果我們說,幾代以來的非洲兒童都是因為威爾森才看的見,這種說法並不誇張。
在衛爾森的指導之下,「救盲協會」進行了三百萬次的白內障手術,並且讓一千兩百萬有失明危險的人接受治療。他們提供超過一億劑的維他命A,用以預防幼年失明,並在非洲與亞洲地區發送點字學習教材給需要的人。因為威爾森下定決心打擊可預防的疾病,使數千萬人得以保全了視力。
威爾森退休以後,夫妻倆繼續將充沛的精力投入世界衛生組織的「影響(Impact)」計畫,協助預防各種可能導致殘障的疾病。他在一九七五年受封爵士,也得到海倫凱樂國際獎、史懷哲國際獎,以及世界人道獎。為了預防盲疾與所有可避免的殘疾,他持續扮演舉足輕重的積極角色,直到一九九九年辭世為止。
為他撰寫傳記的作家寇爾斯(John Coles)在【盲疾與遠見:威爾森的生平】當中提及:「無論從任何標準檢視,他都足以與所有偉大慈善家相提並論。」他的成就也被認為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德雷莎修女齊名。